About Us

关于百年春

Nature新发现:70岁人体“断崖式”衰老,可能是自体造血干细胞衰老突变引起的

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人骨髓自体造血干细胞库每秒钟可产生约1700万个血细胞。

z.jpg

从出生以后,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衰老,这似乎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年龄,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如今,现代人活到 70 岁可以说是很常见。然而,人在步入老年,尤其是 70 岁之后,身体机能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一些医学专家认为“血液老化”是其根源之一,人在衰老之后,机体表现出自体造血干细胞再生能力下降、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失调和血癌风险增加等现象,这些都是血液老化的表现。那血液老化的内在机制是怎样的呢?最近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文介绍了他们对老年人血液成分的分析结果:他们发现造血干细胞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地、缓慢地累积基因突变,到了70岁后老年人的造血功能将断崖式下降,血液成分发生“灾难性”的变化,血癌和贫血风险增加,白细胞对抗感染的能力减弱。也就是说,70岁是一个年龄的分水岭,古稀老人会明显感觉到身体变得虚弱。

x.png

论文作者团队研究了从新生儿至81岁各年龄段的人类血细胞,发现70 岁以下成年人的血细胞来源自 2 万 - 20 万个自体造血干细胞,并且每个自体造血干细胞贡献的量大致相同它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对于70 岁以上老年人的人群来说,情况截然不同,他们的血细胞来源大幅下降,甚至仅仅是来自于 10-20 个自体造血干细胞,即极少数的造血干细胞贡献了一半多的血细胞产生因此他们的血细胞多样性大大降低,他们的健康状况自然大受影响。

那么为何会出现上述情况呢?研究团队做出解释:

虽说参与造血的自体造血干细胞会随时间推移而积累突变,不过这些变化大多数都无害,但问题在于,当罕见的“驱动”突变(driver mutations)出现,令突变干细胞生长更快,情况就大不一样----这时通常会产生低质量的血细胞。

当一个人三四十岁时,此类异常自体造血干细胞几乎没有生长优势,但年逾古稀后,这些快速生长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在老年人的骨髓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始主导血细胞生产,血细胞群体多样性呈现不可逆减少趋势,劣质血细胞占比越来越高。

c.png

研究还有一项重要的观察结果,就是一些突变能够让异常自体造血干细胞变得更卷,直接能够‘卷赢’其他正常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它们大量扩增复制侵占了其他正常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的空间,并导致血细胞多样性的降低研究的通信作者之一、癌症基因组学专家Peter Campbell博士表示:“异常自体造血干细胞数量的快速增长可以解释为什么70岁以上人士会出现如此急剧的衰弱,它们与血癌和贫血有关,也会使人体对感染和化疗等的抵抗力降低。”

除了自然衰老,慢性炎症、吸烟、感染以及化疗等因素都会可能产生携带“驱动突变”的异常造血干细胞。”论文共同通讯作者Elisa Laurenti指出。

“对抗衰老以获得永生”,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研究课题,古有帝王将相疯狂追求长生不老药,今有科学家数十年于一日专注于自体干细胞生命科学和自体干细胞抗衰老领域。

v.png

从1994年开始,百年春首席科学家林雄斌博士专注于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在内的非转基因型自体干细胞生产技术研发转化应用研究,历经二十多年并投入大量资金自主研发、艰苦创业和创新,在自体干细胞筛选、培育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大量成功案例,在精准生命科学、精准再生医学临床应用和精准修复医学临床技术等方面成就卓越。

20多年来,百年春以企业化运作方式增强学术资源的提升和转化能力,坚持自体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科学价值与人文关爱,通过诸多成功的实践案例,使得客户受益,并因此逐步扩大在公众中的信任度和享誉度。


想知道更多,扫码关注公众号咨询
咨询号码:13822209922